当地时间8月4日火山策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印度不仅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将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开市场上出售,牟取暴利。因此,他将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国缴纳的关税。
据此前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0日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实施其他“惩罚”。
据CCTV国际时讯,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将大幅提升对印度的关税,以及美欧指责印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进口甚至倒卖俄罗斯石油,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当地时间8月4日晚发声明回应称,“针对印度的指责显失公允,印度将如所有主要经济体一样,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与经济安全。”声明中表示,印度转向购买俄罗斯石油“实属被动选择”——俄乌冲突爆发后,传统供应源被转往欧洲,而美国当时为稳定全球能源市场曾明确支持印度此举。声明中指出,印度进口旨在保障国民获得可负担的能源,属于全球市场波动下的必要举措。
理由是否立得住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在经贸问题中一直夹带地缘政治诉求,一直也不稀奇。
表面上看,华盛顿及其盟友认为,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等同于对莫斯科的一种默许支持,削弱了他们因俄乌战争而实施的制裁效果。最让特朗普无法忍受的是,印度不光自用,还把石油倒买倒卖给欧洲,伤害了美国,特别是特朗普的金主利益。
7月31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一直是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并将其作为精炼产品转售。因此,印度并非一个出色的全球参与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表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帮助俄方维持军事行动,这无疑是美印关系中的一个“刺激点”。
即使没有俄罗斯石油的问题,美印关税博弈也是一个大场面。美印关税博弈的实际金额也许不算很大,却堪称“体系之战”,即“美国优先”与“在印度制造”之间的正面碰撞。此次关税争端的核心之一在于两国截然不同的关税政策。根据白宫公布的数据,印度农产品关税接近39%,植物油税率达45%,苹果和玉米税率更是高达50%左右,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服装、化学品、机械设备和农产品。此外,路透社统计数据显示,在2024—2025财年,印度向美国出口的智能手机增长了近90%。
近年来,印度总理莫迪积极推动印度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中心,希望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特朗普对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美国企业的政策立场进一步凸显了其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战略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火山策略,虽然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但印度制造的苹果手机目前暂时不受影响,因为特朗普政府在4月份豁免了针对智能手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
这一豁免政策反映了美国在挥动关税大棒时的平衡考量,在关键领域为自身利益留下了回旋空间。但是,随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不断变化,苹果公司的生产策略不得不面临重新评估。
除此之外,农业与乳制品也是美印双方谈判中的关键争议之一。美方认为,印度的高关税严重影响了美国农产品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构成了不公平的贸易壁垒。特朗普多次批评印度对进口农产品和乳制品等一系列商品的高关税,并在贸易谈判中要求其对美开放市场。
对此,印度予以拒绝,表示这将损害数百万印度农民的利益。印度历来将农业排除在自由贸易协定之外,以保护国内生计。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高耶尔表示,农业对印度而言是敏感领域,政府将确保农民的利益“获得充分保障”。
摇摆是否顶得住
虽然在新一轮关税出台的最后阶段没有向美国妥协,但自特朗普4月发起“对等关税”以来,印度对“对等关税”的态度在主要经济体中始终较为暧昧,仅曾提出对美国的钢铝关税和汽车关税进行反制,但最终仍被美国施加25%的较高关税。
今年2月,莫迪与特朗普在白宫出席联合记者会。新华社发
尽管印度经济近年来增长较快,但在经济体量上与美国差距仍然较大,也算不上对美国市场影响巨大的贸易伙伴。因此,美国对印度在关税谈判中的立场倍感不满。贝森特在受访时就称,“印度很早就来到了谈判桌前,他们一直慢吞吞地,我认为总统包括整个贸易团队都对印度有点失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这些年来,莫迪领导下的印度,其实一直是在东西方之间奉行所谓的平衡或者说是“骑墙外交”。一是不仅在美俄之间骑墙,既买俄罗斯的石油,也跟美国打得火热,而且也在中美之间骑墙,甚至还加入了所谓“印太战略”,甘愿成为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牵制中国的棋子;二是在国际经济层面,在七国集团与金砖国家之间骑墙,既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也会应邀出席七国集团会议;三是在国际安全层面,则是在上合组织与北约之间骑墙。
印度在外交层面的骑墙战略,的确是在东西方混得是如鱼得水,不仅在经济利益上通吃东西两方,而且既可以从俄罗斯也可以从北约国家获得先进武器。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在东西方两边通吃的印度,似乎正在变得两边都不讨好了。不仅欧盟对印度从俄罗斯购买能源的行为非常不满,而且特朗普也举起了关税大棒。与此同时,由于印度对于金砖国家与上合组织的经济与安全整合措施都不太积极,甚至有时候还会进行技术性的阻挠,这两个组织似乎对印度也有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意味着,印度在外交上的骑墙战略,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
同时,印俄关系对印度来说非常特殊,双方将双边关系定位为“享有特权的特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印俄之间不仅没有大国之间常常存在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在很多方面的利益契合度也很高。特别是近几年,俄罗斯的廉价优质原油为印度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努力实现成为经济大国和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印度更不可能切断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损害自身经济。
未来关系是否稳得住
由特朗普主动挑起的这场世纪性关税大战,已经出现了两个极有可能会改变未来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局势的新动向——
一方面是,面对特朗普举起的关税大棒,包括日本、欧盟与韩国在内的美国盟友,都因为不敢挑战美国的霸权以及不抱团与不团结,而纷纷向美国作出了妥协,另一方面是与之相反,那些非美国盟友,尤其是金砖国家成员,尽管遭受了来自特朗普关税大棒更严重的威胁,但是目前为止,主要的金砖国家成员都还没有轻易屈服。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这场世纪性的关税大战,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新的走向,也就是在日本、欧盟、韩国没有能够团结起来组织反抗美国经济霸权的第一道防线之后,共同遭到特朗普关税大棒威胁的巴西、印度、南非与俄罗斯等,是有可能团结起来组织第二道防线的。假如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也就意味着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促使金砖国家之间更加抱团,甚至是促使金砖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反对美国的关税霸权。
当然,目前这一形式下,最终还要看印度政府是否能认清形势,抛弃在东西方骑墙的外交战略。
针对目前的局面,莫迪政府的态度依然暧昧,一方面强硬放话,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我们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又说,“将继续致力于与美国谈判达成一项公平的贸易协议”。
面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据多家印度媒体报道,在特朗普宣布将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后,莫迪2日呼吁民众购买本土产品,以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之际减轻印度经济所受冲击。
他还表示,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因此印度必须在经济利益方面保持警惕。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说,虽然莫迪没有直接点名特朗普,但其上述表态被视为对特朗普关于“印度是‘死亡经济体’”“印度严重依赖美国市场”说法的间接回应。
据媒体报道,莫迪在讲话中再次强调提振国内制造业和消费,与其一直推动的“印度制造”战略相契合。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莫迪的这一呼吁变得更加紧迫。
美印关税博弈的实质是两种战略的深层碰撞: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制造业布局,推动“制造业回流”以解决国内就业和贸易逆差问题;而印度则希望在保护本土产业的同时,通过“在印度制造”倡议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资料来源:观察者网、直新闻、光明网、央视新闻、环球杂志等
(大众新闻编辑 王珺羽 整合 策划 王建国 李萌博)火山策略
博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