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信富网,广州市新闻办召开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美丽广州建设新闻发布会。
会上,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埔区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姚锦全表示,近年来,黄埔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建设“田园生态CBD”,加强高端产业导入、生活配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迳下美丽单元建设,着力将迳下村打造成为全省首个集科创、田园、山水、零碳要素集聚的未来乡村示范样板。
2024年11月,迳下村成功申报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投融资战略合作暨首开示范项目”,为探索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贡献出黄埔力量。
高标准规划,绘制多元融合发展蓝图。
姚锦全介绍,黄埔区在全省先行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耕地集中整治900亩、新增耕地75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余亩,流转集体土地1600亩,形成连片产业发展空间2100亩,有效破解耕地碎片化、产业连片发展空间不足、乡村造血能力弱等资源约束和空间治理难题。
与此同时,编制全区首个村级详细规划,科学布局迳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规划建设黄埔创新谷、莲塘村—九龙湖—迳下村“田园生态CBD”,导入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黄埔创新学院、乡村振兴总部、随安堂国医馆等,推动产业和项目反哺乡村。
目前,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首期约180亩正加快建设,意向入驻企业30家信富网,投产后5年内达产,预计年产值约18亿元、税收8900万元。
依托迳下村百年中药种植历史,引进随安堂中医文旅项目,一二期总投资约50亿元,打造集中医药展示、研学、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高端特色文旅品牌。该项目一期预计11月前可为广大市民服务。
高标准建设,打造智慧宜居未来乡村。
姚锦全介绍,创新农房建设模式,推行“政府指导、村集体主导、村民自主”模式,引导村民对布局无序的房屋自主拆旧建新。
其中,引入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通过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模块化建造,可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预计节省工期50%以上,用工量减少60%以上,建筑垃圾量降低70%,具备“建设过程快、回迁速度快”的特点。
改造完成后,村民住宅将从512栋压减到282栋,预计今年三季度基本完成建设。面对“智慧绿色”的新农宅及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村民喜上眉梢,目前,已有31栋新农宅喜迎村民“归家”。
与此同时,优化空间规划,新增公共服务空间及商业配套10亩、留用地70亩,为乡村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完善体育馆、展览馆、文化馆,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馆两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根据迳下能源资源禀赋和零碳乡村工程规划,实施整村屋顶光伏工程,预计发电量达到1544万千瓦时,将完全满足迳下村整村未来电力需求。今年4月,迳下村纳入“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名单(第一批)”,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村。
高标准实施,建设和谐共生绿美样板。
“立足迳下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以迳下水系连通项目(一期)为重点,连通120个自然水体,形成104万立方米调蓄量、31万平方米的水面湖区,打造蓝绿交织、显山露水的高品质生态环境。”姚锦全说。
据了解,2024年迳下成功入选全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其中,统筹活力碧带建设,以知识城平岗河—迳下水系碧带为抓手,完成迳下水系景观绿化148亩,累计种植无忧树、凤凰木、落羽杉等32种乡土乔木1600多棵,簕杜鹃、山茶花、野牡丹等29种灌木近万株,打造水岸融合的生态美景。
丰富景观绿化层次,扎实推进迳下沿河湖水域两岸村庄道路绿化美化,在保护原生植被的基础上,种植乡土阔叶与彩叶树种,形成540亩季相分明的森林景观。
同时,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丰富绿化层次与居民休闲空间,累计完成绿美乡村建设总面积达2550亩。
未来,黄埔区将继续优化提升知识城—迳下美丽单元建设,深化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半山半城、水网密布的生态本底特色,加快知识经济和中新合作规划布局,建设城乡生态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近自然智慧科普教育基地与“两山”价值转化示范基地,助力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南方+记者 钟晓宇信富网
博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